“十二五”齒輪鍛件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文章來源:長葛市天珠齒輪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間,國家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提高重大裝備國產化水平,進一步鼓勵發展大型、精密、專用鍛件技術開發及設備制造,2010年10月工信部頒布的“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中列舉了重點鼓勵發展的齒輪傳動設備10個大類,重點發展高精特齒輪設備,為齒輪傳動行業配套的鍛件制造企業面臨著一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

中國齒輪傳動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得到了快速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及中國齒輪專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05-2010年中國齒輪行業的工業總產值逐年增加,且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46.35億元。齒輪行業已成為中國機械基礎件中規模較大的行業。

鍛件作為齒輪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占其總價的30%以上,市場需求隨著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而不斷增長。預計未來隨著中國大型裝備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傳動設備產品的多樣化和技術含量的不斷提升,傳動設備制造行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為齒輪鍛件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一、風電設備

風電主機中的齒輪,是風力發電設備的關鍵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齒輪的速度轉換功能,將風機葉片的回轉速度增速到發電機所需要的回轉速度。

風力發電市場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各國對節能減排和新能源利用的重視,近十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根據世界風能協會(WWEA)報告2009年底全球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5,921萬千瓦,2009年新增裝機容量在3,750萬千瓦以上,同比增長31%,2010年上半年新增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7,500萬千瓦。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報告,2010年中國風電延續快速發展的勢頭,全年新增裝機容量1,892.80萬千瓦,同比增幅為37.13%,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473.33萬千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風電裝機容量較大的國家。

隨著我國和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單機裝機容量的不斷提高,風電齒輪鍛件的需求規模將越來越大。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全國風力資源為26億千瓦,按國家規劃,2011-2020年間每年預計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為1,000萬千瓦左右。未來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將主要以2.5MW以上為主,風電裝機容量的不斷提高將帶動齒輪鍛件產品需求量的增長,預計2011-2015年,我國風電對齒輪鍛件年均需求量為16-21萬噸左右,未來風電行業的持續發展將對我國的齒輪鍛件行業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

二、火電設備

在我國電力能源結構中,火電一直占主導地位,截至2010年底,我國火電裝機容量達到7.07億千瓦,占發電設備總裝機容量的73.44%。根據我國節能環保的要求,國家鼓勵開發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火電裝機容量占比將會有所下降,但根據我國的能源結構,火電仍將在累計電力能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在目前運行的火電機組中,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比重較高,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占火電裝機容量的近30%,造成我國電力工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2007年1月,國家發改委、能源辦發布了《關于加快關停小火電機組的若干意見》,提出“上大壓小”關停小火電機組。在火力發電設備市場,我國將以大容量高效環保的發電設備逐步淘汰設備裝機容量小的熱電廠,以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壓縮落后生產能力,推進電力工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在未來十年內,預計我國以煤電為主的基本格局不會發生變化,這是由我國的一次能源結構決定的,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可開采年限較長。同時火力發電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小,適合中國國情,未來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的需求仍將十分旺盛,預計2015年我國火電裝機容量達到9.15億千瓦,考慮到關停小火電,年均增加裝機容量約0.58億千瓦,每年將新增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燃煤機組約200臺左右。按每臺大型燃煤機組需要齒輪鍛件500噸計算,預計國內每年需求齒輪鍛件10萬噸。

三、水電設備

我國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水電是國家積極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截至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2.11億千瓦,新增核準水電規模1,322萬千瓦,在建水電約為7,700萬千瓦。目前我國水電開發程度僅為40%左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水電仍存在很大的開發余地。從我國水電的發展情況和國家的水利水電政策看,十二五期間我國水利水電建設仍處高峰期。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億千瓦,較2010年底仍有近1億千瓦的水電裝機容量尚待建設。

預計到2015年水電裝機將達到2.6億千瓦,年均增加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每年將新增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水電機組30多臺。按每臺大型水電機組需要齒輪鍛件500噸計算,年均需求齒輪鍛件約2萬噸。

四、起重、冶金設備

“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發展起重設備、冶金設備等工業領域,上述工業領域的快速發展,帶動重型裝備需求量的增長。用于起重設備、冶金設備的專用齒輪正在從軟齒面向硬齒面發展,硬齒面齒輪雖然單價較高,但在耐磨能力和使用壽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未來3-5年內我國大功率的重載齒輪會全面轉為使用硬齒面齒輪。

起重設備被廣泛應用于港口機械、煤炭工業、石化設備、環境保護業等行業,是高速重載齒輪較大的市場之一,起重設備行業對齒輪產品的需求額約占需求總量的30%。而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我國起重設備行業也發展迅速,十一五期間,我國起重運輸機械行業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發展,2010年我國起重運輸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670億元。而傳動設備產值約占起重機行業產值的8%-11%之間,市場規模約為270億元,相關齒輪鍛件需求量約為70-90萬噸。

冶金機械中各產品對傳動設備的需求具有不同的特點,如:轉爐傾動裝置主要使用低速、重載、大速比、啟動頻繁的圓柱齒輪減速器和行星齒輪減速器;軋鋼機主要使用高強度、高精度、高壽命、高可靠度和足夠承載能力的齒輪,使傳動設備的專用性強,技術要求高。冶金行業未來雖然產量將平穩增長,但對齒輪傳動設備的需求增長迅速。一方面因為冶金行業在新建項目的同時持續淘汰落后產能,使產能總體增長不大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將繼續攀升;另一方面各冶金企業技改壓力不斷增大,技改頻率不斷提高。以前冶金行業固定資產運營了5-10年后才需要更新改造,否則技術老化,而近幾年更新改造的周期縮短到2-3年,使冶金行業更新改造投資占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逐年加大。預計到2015年,冶金行業對傳動設備需求將達到48億元以上,對齒輪鍛件需求約15億元,需求量約15萬噸左右,年均需求增長15%左右。

除了上述行業外,齒輪鍛件還廣泛應用于礦山機械制造業、水泥建材生產設備制造業等重型裝備制造業。

五、機車、船舶等運輸設備

機車傳動設備主要用于鐵路機車和城市軌道交通。我國未來鐵路建設發展規劃為鐵路機車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笆晃濉逼陂g國家鐵路機車車輛購置和改造總額為2,5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21.5%,相比“十五”期間的950億元,增幅超過160%。在鐵路運輸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對機車的需求也迅猛增長。我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多個大城市向國家主管部門上報了新增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預計2015年前后計劃建設軌道交通線路總長約2,100公里,總投資超過8,000億元。綜合以上兩類需求,預計到2015年,我國需新增機車超過6,000輛,年均需求量超過1,200輛,每臺機車傳動設備的造價在1000~1500萬元。預計到2015年前,機車傳動設備的需求量將會持續穩定增長,而且隨著機車速度的不斷提升,對傳動設備中齒輪鍛件的質量要求也會越發嚴格。預計到2015年,該行業對傳動設備需求將達到15-20億元以上,對齒輪鍛件需求約4-6億元,需求量約3-5萬噸左右。

造船工業被稱為“綜合工業之冠”,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具有極強的產業關聯特性。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貿易額持續增長。由于貨物船舶運輸運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是經濟、環衛的運輸方式。因此,當今國際貿易貨物中近90%由船舶承運。國際貨運船隊以年均2-5%的速度擴張,目前運力已近10億載重噸(DWT),每年更新需求即達3,000萬載重噸。另外,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貨運需求增加而帶來的船隊運力需求不斷增長。船用傳動設備為船舶的核心部件,船舶噸位的增大使得對傳動設備的技術要求日益提高,對齒輪鍛件需求旺盛。預計到2015年期間,每年新增20萬載重噸船150艘,按每艘船需齒輪鍛件600噸計算,需鍛件9萬噸。

六、其他行業及國際市場需求分析

除上述行業外,在石化、建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橋梁、環保設備以及模具等行業中,鍛件也有很大的市場。如目前我國的海洋工程行業,已經建成超過50座石油鉆井平臺,國產化率達到75~85%,還計劃要在南海、北部灣、渤海新建有相當生產能力的海上鉆井平臺。海上平臺對各種齒輪鍛件和其他鍛件都有較大的需求量。

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環境的要求,發達國家部分鍛件生產制造能力的重心已經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世界制造業的加工基地也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的重型裝備鍛件制造業在技術與市場方面與世界不斷接軌,憑借不斷提高的技術實力和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我國的出口量將越來越大。

綜上所述,樂觀估計到2011-2015年間各行業年均齒輪鍛件需求量將超過150萬噸,需求金額達到180億元,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研發和生產齒輪鍛件的鍛壓企業將面臨的機遇。